11月27日,記者從會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獲悉,近期,該大隊偵破兩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兩起案件中,嫌疑人撞傷行人后駕車逃離現場,企圖逃避法律的懲罰。交警細心偵破,最終將兩名嫌疑人緝拿歸案。
目前,兩起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等待兩名嫌疑人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撞傷5歲孩童仍逃逸一個27歲的雅安漢源小伙子,開車經過涼山會東時,將一5歲小孩撞到后,仗著“車技”好,沿途又無監控,迅速逃逸了現場。但在5天后,涼山警察從千里之外還是如天兵出現在了他的老家雅安漢源,將他連同肇事車輛一同帶回涼山。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者李剛及肇事車輛。
2016年11月13日12時30分,會東交警大隊接110警情:“嘠吉鎮官田村四組沙溝路段(烏東德快速通道)發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交警大隊立即組織警力趕赴交通事故現場。
到達現場后,出警人員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發現現場遺留傷者血跡(20cm*20cm)及玻璃碎片,但整個現場并無明顯的剎車痕及挫劃痕。目擊者汪成蓉(化名)系傷者陳方國伯娘,稱肇事司機駕車往會東方向逃逸。此次交通事故造成陳方國(5歲)受傷,家屬已將傷者送會東縣人民醫院進行治療,因傷勢嚴重于當日轉院至攀枝花市第五人民醫院。為迅速破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會東交警大隊成立由大隊長孫強任組長,教導員肖清、副大隊長王大彪任副組長,特勤中隊人員為成員的“11.13”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專案偵破小組,并通過多種渠道搜集案件線索:一是通過對目擊者汪成蓉的詢問,提取對案件有幫助的線索;二是利用電子監控技術對事故發生后通過烏東德快速通道進城的車輛進行排查;三是對事故當日在烏東德快速通道路上行駛的所有可疑車輛進行逐一排查,對可疑車輛進行檢驗后,對駕駛員進行詢問取證,搜集車輛的行車記錄儀視頻資料;四是對公路沿線居民進行走訪調查,調查當日是否發現有車輛行為怪異、蹤跡可疑的情況;五是通過會東在線等媒介,向社會發布信息,希望知情者積極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線索。
指認肇事現場。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2016年11月16日,通過調取新云、山北梁子監控卡口視頻資料及大隊民警、協警員的細致查找,發現一輛車號牌為川TX198X號小型汽車左側大燈損壞且有重大嫌疑。隨即,大隊民警通過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六合一)查詢該車車主為李學品(雅安市漢源縣安樂鄉治安村人),并迅速與漢源縣交警大隊取得聯系,請求漢源縣交警大隊協助調查。經調查得知,事故當日川TX198X號小型汽車是由李學品之子李堯所駕駛。
2016年11月18日,在漢源縣交警大隊民警的協助下,李堯對11月13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一事供認不諱,并主動交代了交通事故經過。2016年11月13日12時30分,李堯(男,漢族,27歲,雅安市漢源縣安樂鄉治安村人)駕駛車號牌為川TX198X號小型汽車自烏東德往會東方向行駛,行駛至嘠吉鎮官田村四組沙溝路段(烏東德快速通道)碰撞行人
陳方國后,駕車逃離現場。
2016年11月18日,會東交警大隊教導員肖清一行五人趕赴漢源縣交警大隊,將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者李堯及肇事車輛川TX198X號小型汽車扣回會東縣交警大隊。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等待李堯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5歲傷者陳方國小朋友目前情況: 目前就醫于攀枝花中心醫院ICU病房,仍然處于昏迷狀態,并引發癲癇、肺挫傷、肝功能不全、舌頭咬傷等情況
醫院開具病情說明:

撞傷行人下車查看仍逃逸11月19日19時26分,會東交警大隊接報警稱:“在310省道某料場處有一老年人躺在公路中間,人受傷嚴重,請求出警”。接警后,會東交警大隊立即組織警力趕赴交通事故現場。
到達現場后,出警人員立即對現場進行勘查。經過勘查,民警發現躺于公路中間的傷者身下有一小塊塑料碎片。民警經過大量的走訪、詢問證人等工作后,最終將肇事車輛鎖定為一輛紅顏色車號牌為川W29715的中型自卸貨車,通過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查詢得知,該車為張興才所有。
11月20日,民警在滿銀溝礦場將肇事者抓獲,并將肇事車輛扣回會東交警大隊。經過對肇事車輛的檢查,事故現場遺留的塑料碎片與肇事車輛前保險杠破損處完全吻合。
在證據面前,張興才對自己11月19日碰撞老人的事實供認不諱。
經查:11月19日19時15分,張興才(男,漢族,30歲,會東縣黃坪鄉小米地村人)駕駛一輛紅顏色車號牌為川W29715的中型自卸貨車自會理縣往會東縣方向行駛,行駛至310省道90Km+500m處,碰撞在公路右側行走的行人且下車查看其傷勢后,因家庭困難害怕承擔賠償費用便駕駛車輛逃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