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惹塵埃 文/金彥含
雨的淅瀝沖刷著塵世的俗埃,世界就變得干干凈凈,空無一物。深深的呼吸著,貪婪每一寸陽光,每一抹寧靜,想要統統吸進自己的心里,占為己有。
冬日的風卻也慈祥,寒冷得并不徹骨,依舊有暖暖的陽光,心中于是生出竊喜,我是癡戀陽光的女子,因陽光里蘊藏著巨大的能,心若苦了,累了,痛了,倦了。曬一曬,漸漸地也就結疤了,復原了。旭日初升的早晨,疲憊不堪的午后,都可以成為品味陽光的最美好時光,尋一處僻靜的場地,執一些零散的文字,一曲干凈的音樂,已深感滿足,生活無限愜意。
安靜的地方,總會邂逅雙鬢花白的老人,沉澈如幼童的眼眸,淡然自若的神情,平緩而節律的呼吸,喜愛安靜地做著他自己的事,時而圍棋,時而太極,閑談……而我則端坐在一旁,靜靜地傾聽老人的故事,不忍打擾那份屬于他們的寧靜。有時,心中也不免感慨,眼前矮小的身軀,橫縱交錯的面頰,曾在歲月累累中蹉跎過年華,也飽經了風霜。而今,卻是輕描淡寫,隨意勾勒,將昔日種種波瀾壯闊一筆帶過,回歸了生命最本真的樣子,簡單,快樂。要有多少堅強和隱忍,才能換來此刻的無限平靜?
其實,我是敬佩老人的,發自肺腑的那種。只因他們經歷了歲月的風霜,那一份平淡,一種釋然,使已將生活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詮釋得淋漓盡致。
馳騁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太多欲望覆蓋了我們原本純澈的心靈,物欲侵蝕掉了曾經寧靜的精神家園。受困于生活的繁瑣事里,越來越面目全非,不再平和、快樂。有許多東西本是不需要的,正如所有的生命,在最開始時都是純白無暇,沒有太多欲念,卻被時間在原本素白的底片上涂上一層又一層污垢,直到再也看不到那曾經的潔白。
一路走來,一路找尋,總覺著生命中有某種殘缺。是什么,卻也說不清,道不明,原本并不知道根源于何處,直到夢想在現實里擱淺,內心所憧憬并追逐的漸行漸遠。幡然醒悟:內心本是淡泊,不過是靈魂在索求著足夠的寧靜與自由,希冀著掙破束縛的枷鎖,追尋著內心,做自己真正希望的事。
青春,就像一只殘破不堪的蝶蛹,帶著希冀,等待著華麗的蛻變。蛻去青澀和稚嫩,真正的站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書上說:人生是一種修行,一步一步修正自己的行為。而此時,我們需要尋找一些不曾失落的歸屬,那些應該屬于我們的東西,內心的純澈。
告別昨日種種,不張狂,不輕易發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讓每一個記憶的支點,每一處悲戚的過往在倉促的青春里退場。而后,將傷痛埋葬,朝向著陽光的方向啟航。我深信,彼岸,正春暖,又花開。一切靜好。